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前的那段时间,苏联军事工业曾经为本国军队提供了几十个型号的坦克,不过在那些坦克当中,大家容易想起来的更多是T-34、KV(KV-1和KV-2)和BT(BT-5和BT-7)以及斯大林等型号。
不过相对来说曾经被苏联军事工业寄予厚望的KV-85留给大家的印象却并不深,甚至于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这种坦克的存在,那么这里边到底有哪些故事呢?
具体的说KV-85是苏联军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针对KV-1坦克暴露出来的种种不足而开发的升级换代产品,可以说,在当时来看,KV-85坦克是作为苏联军队新一代标准重型坦克来开发的,由于当时苏军前线急需新型重型坦克,所以KV-85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情况下就在1943年8月投入少量生产,产量为148辆。
由于前线急需新型重型坦克,所以KV-85在进入生产以后,从1943年9月就在开始陆续运往前线,或者具体的说,首批装备这种坦克的苏联部队是第28集团军的重型坦克团,数量是34辆,不过该团并不是单纯使用KV-85的部队,而是将KV-85坦克和苏-152自行火炮一起混编使用。
不过这支K使用B-85坦克的苏军部队在换装、掌握这种坦克的过程当中并不顺利,因为在他们参加战斗之前,已经有3辆KV-85因为操作不当而难以修复了,在参加战斗之前就导致新型装备受损难以修复,这种情况对莫斯科来说简直难以原谅。
但不管怎么说,到了1943年11月下旬,尽管苏军第28集团军重型坦克团在训练当中的表现难以恭维,但还是投入了战斗。
简而言之,对KV-85来说,这种坦克的首次战斗简直一言难尽,在为期4天11月20日-24日)的战斗当中,KV-85然后和德三军队的“斐迪南”坦克歼击车、“虎”式坦克发生多次战斗。
而在这为期4天的战斗当中,KV-85坦克以自己损失13辆的代价(10辆被击毁,1辆失踪2辆受损)仅仅取得击毁对方5辆坦克(3辆“虎”式和2辆自行火炮)的战果,可以说在KV-85坦克的首秀当中,这种坦克已经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坦率的说,KV-85对战“虎”式坦克的战绩虽然要比T-34-76要好很多,但其实远低于苏联军事工业对它的期望。
所以,对苏联军事工业来说,这是一款失败的产品。
在KV-85同德三坦克交战失败的同时,这种坦克留给苏军坦克指挥官的印象也不好,首先它很难掌握,例如我在前边提到的苏军第28集团军重型坦克团在换装sKV/85的过程当中本曾经搞坏了3辆新坦克就不完全是该团士兵的责任,这种坦克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另外苏军坦克指挥官也注意到,KV-85的动力不足、装甲也不够厚,总的来说这种坦克别说去对付“斐迪南”,就连对战“虎”式坦克也要落在下风。
由于上述原因,苏联军事工业在权衡利弊以后放弃了KV-85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项目,然后苏联重型坦克走上了斯大林坦克的道路。
可以说,如果不是KV-85的失利导致后来斯大林坦克的出现,那么按照当时苏联军事工业原本规划的路线走下去,也许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重型坦克原本应当是KV-85及其后裔的天下,斯大林坦克也也许就不会出现,可以说,当时苏联重型坦克的发展历程完全是因为一件偶发的事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偶然因素改变历史进程的典型例子!
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