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孙燕 上海报道
生成式AI与消费硬件的结合成为目前最热的产业趋势,正在拉动对端侧AI芯片的强劲需求。
6月23日晚间,泰凌微主动公告称,2024年底成功推出了端侧AI芯片,很快就有无线音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运动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客户开始导入产品,进入规模量产,并透露今年Q2新品营收已达千万元。
数据显示,京东618期间,AI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00%、AI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7倍、AI音频产品成交用户同比增长超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7倍。
“几年之后,每个人身边至少有5个端侧大模型:手机、电脑、汽车、人形机器人、外骨骼里都会有一个端侧大模型。”一位AI端侧大模型芯片企业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从医疗行业、具身智能行业,到消费品行业甚至玩具行业,都会有端侧大模型。
而从“云端集中计算”到“边缘与端侧智能”,数据隐私与实时性需求推动算力下沉,端侧AI芯片将成为关键支撑。
AI硬件汹涌而至
展开剩余57%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至今,生成式AI已进入多种终端,包括AI手机、AIPC、AI可穿戴产品(耳机、眼镜等)、AI车载系统、AI工业终端、AI玩具、机器人等。
从苹果、三星,到华为、小米、OPPO、vivo,多家手机厂商均在积极布局AI手机领域,并推出了具有创新AI功能的机型。Canalys预计,2025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
这也带动了AI落地智能手表:从2023年至今,ZeppHealth、谷歌(Fitbit)、三星、苹果、360集团等厂商宣布在自家的智能手表里植入云生成式AI。
前述高管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用户可以让手机/手表AI助理帮忙给最频繁联系的30个用户发送定制化的新年祝福,这时候大模型需要打开微信查找聊天记录,确认相应用户并自动化生成信息。这些信息涉及用户隐私安全,不能上传到云,因此需要端侧大模型芯片。
AIPC方面,苹果、英特尔、联想、华为、小米均在积极布局AI个人电脑领域。开源证券指出,AIPC的核心在于通过本地运行大模型,更定制化、更高效、更安全地解决个性化的问题。
此外,在PC上本地运行生成式AI模型可以实现文本、图像和代码等内容的实时生成,而无需依赖网络连接。这不仅通过减少延迟来提高性能,还通过将敏感数据保留在设备上来增强用户隐私。
AI可穿戴产品也层出不穷,自2023年Meta智能眼镜引发市场热潮以来,谷歌、字节跳动等企业纷纷推出搭载AI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AI陪伴类产品则是
发布于:广东省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